与地奋斗赋
当青年笔下滚烫的墨迹
在1917年的黎明中拓印出誓言:
“与天奋斗,其乐无穷!
与地奋斗,其乐无穷!”
那是古老河山熔铸的雄魄
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铿锵脉动
也是大地之上,生民不息的抗争源头
渤海湾,1969年,七点四级的地震波
摇撼着北中国的海岸线
也就在这地声隐隐的下午
一声召唤如磐石落地:
“团结起来,共同对地震之敌!”
终于在1971年8月2日,凝成一座丰碑落定
中国地震局,从此成为大地脉动永恒的瞭望塔
系统防御的长城,在新中国开始奠基
然而
1923年炉霍、1973年道孚、1976年松潘平武……
蜀道崎岖,天府亦非坦途
但废墟之上,炊烟倔强
此地生民,以伤痕为犁铧
耕耘出对抗无常的深湛智慧
2008年,山川崩摧,举国同悲
断壁残垣间,小小帐篷内
饱含重量的四个字穿透余震:“多难兴邦”!
此后岁月,在“十三五”与“十四五”的蓝图里
四川的脊梁在防震的淬炼中愈见刚强
监测网络如精密星图覆盖蜀水巴山
地震预警化作护佑生命的无形臂膀
技术的光流,沿着“一带一路”的辽阔轨迹
在防震的命脉里奔涌不息
2018年,嘱托如春雷,再次唤醒群山:
“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,
防灾减灾,抗灾救灾,
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。”
治理的现代化在召唤
四川地震人奋蹄如电,以山川为证——
巨灾防范的基石,正在地层深处浇筑生长
指挥集群的闪电,为救灾决策铸就第一道防线
市县信息的光缆,编织覆盖全域的灵敏神经
预评估的算法,是未雨绸缪的精密星图
无人机如刺破硝烟的鹰隼,传回灾情的真相
说震事儿,润物细无声,走入街巷学堂
因震而建,为民而战
斗转星移,初心如磐
我们以热血浇灌使命
以忠魂熔铸担当
做人民托付之事
铸让党放心之魂!
守护这烟火人间!
守护这烟火人间!
守护这烟火人间!
撰写:四川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
初审:曹雪凝
审核:王翱宇
编辑:陈耕耘
2024配资-2024配资官网-配资专业证券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精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